乌拉盖管理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9日 来源:乌拉盖管理区党工委组织部

  根据盟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全盟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总结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乌拉盖管理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是管理区唯一的一个建制镇,辖3个社区。另外,哈拉盖图农牧场巴音陶海社区为农村牧区社区。4个社区的“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从3月开始至8月中旬结束,截止7月31日,管理区4个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完成,按期换届选举率和一次选举成功率均达到100%。通过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共产生社区“两委”委员24名,平均年龄47.88岁,较上届增0.96岁;高中以上学历20名,占83%,其中本科学历2名,占8.3%;8名“两委”正职平均年龄46.5岁,高中以上学历7名,连任7名。另外, 4个社区全部配备专职副书记。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统筹部署,强化责任。管理区把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管理区党工委书记切实落实第一责任职责,层层签订换届选举责任状,从严落实场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形成处级领导包场镇、场镇班子成员包村(社区)、嘎查村干部联户的联动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换届责任落实。同时,专项列支经费用于换届选举,并采取逐级培训、逐级动员的形式,召开了管理区级的专题动员培训会,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列出了时间进度表。培训会邀请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对《党章》、《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乌拉盖管理区嘎查村(社区)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党委关于做好换届工作的有关要求等进行逐条分析解读,使广大参与者全面了解了掌握了换届选举工作程序和方法,保证换届工作的每一步骤都依照程序、步骤进行,为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 

  二是深入调研,把握村情民意由组织部牵头,联合民政、巴镇等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民主测评等形式,深入4个社区对“村委”班子满意度和党员干部群众思想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对本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进行了预先研判,为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把握政策,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根据自治区、盟两级《嘎查村(社区) “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前期调研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形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由民政局认真制定了《管理区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对本届“两委”换届选举时间节点、干部职数、方法步骤、责任要求做了具体安排,并明确要求巴音胡硕镇按20%的社区开展直选工作。巴音胡硕镇在总结以往换届选举工作经验及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方案,重点明确实施步骤及进度安排、班子职数及结构要求、推荐提名及投票选举等,切实做到时间到人,任务到天。同时,结合实际指导社区制定了更具操作性的选举工作方案,实现“一社区一方案”。 

  四是加强审计,有效规范社区财务监督。巴音胡硕镇成立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在管理区审计、财政、农牧等部门的配合下,严格按照审计要求,深入巴音胡硕镇9个嘎查村、4个居委会,对嘎查村(居)集体财务收支情况、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和管理情况、土地补偿分配和使用情况、嘎查村级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五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政务网、自办台、网络平台、宣传册、室外公示栏及张贴标语等方式进行换届宣传,大力宣传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及程序步骤等,加强对基层党员和农牧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同时,在电视台录制了1期换届选举专题访谈节目;通过乌拉盖草原微信平台发布换届政策法规信息8条,点击量达到3200余人次;在网络媒体共发布各类换届政策法规及进展情况12条,管理区和巴音胡硕镇共发放各类换届知识手册近300册、宣传折页1000张,9个嘎查村和4个社区全部悬挂换届选举工作宣传条幅,切实营造了良好的换届氛围。 

  六是严格程序,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按社区制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做好候选人党内外推荐工作,保证了选民的推选权。同时,对产生的社区“两委”委员正式候选人严格按照“两联审”的要求,由巴镇进行考察和审核,并统一征求纪检、信访、公安、司法、计生等部门意见,确保选准选好针对换届选举重点环节,通过签订《选民登记确认书》、《竞选人资格确认书》、《选举程序确认书》、《选举结果确认书》全面落实全程监督确认制度,要求竞选对象、嘎查(社区)换届选举指导组、工作人员等全程监督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使得换届选举工作按时、按序、有效推进。对委托票办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专人负责,统一接收,集中审核,最后统一转交至嘎查村(居)换届选举委员会的流程,既确保了外出选民合法权利,又有效杜绝了委托票作弊的现象。 

  七是加强督导,严肃纪律。抽调组织、民政、纪检、政法、妇联、团委等部门骨干组成巡回指导组,通过听取汇报、深入嘎查村、社区实地走访调研及全程参与选举等措施,切实加强了对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督查指导。同时,印发了关于严肃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纪律的通知,并把警示教育、集体谈话、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监督问责及案件查处等作为严肃换届纪律的重要措施,切实强化纪律约束。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了换届工作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八是建章立制,巩固提高。在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产生后,管理区党工委组织部、民政局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选派人员督促帮助嘎查村级党组织及早召开会议,就嘎查村(社区)公章、办公设施、财务账目、固定资产、工作档案、债权债务及其他遗留问题等事项进行工作移交。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青年、妇女、民兵和居民理财小组等其他配套组织,制定修改完善了《居民自治章程》和居规民约、居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确保社区工作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督促新任社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制定了三年任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分别向社区全体党员和居民进行了公示。为使新一届社区“两委”成员尽快找准位置、进入角色、熟悉业务、开展工作,管理区以党校为依托,积极组织新任嘎查村、社区干部参加组织部举办的管理区嘎查村、社区新任“两委”班子培训班,帮助其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共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致使换届候选人选择范围变窄,增加了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组织难度。二是在选民登记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社区归属感不强,参与登记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三是部分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淡薄,参选意识不高。在本次选举过程中,部分居民放弃了自已的民主权利。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对居民自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的宣传教育,夯实居民自治基础,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关爱,使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明确标准,拓宽视野。要把选好配强社区“两委”班子作为重要抓手,明确标准,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建设“选、育、管”新机制,强化培养,加强管理,在制度建设上花力气,真正用制度规范社区“两委”行为,真正把能热心为群众服务,具有大局意识的优秀人才选进社区“两委”班子。 

  二是加强培训教育。换届选举完成后,采取三级培训的形式,继续加大新任嘎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培训力度,针对各嘎查村、社区实际,干部的不同要求,综合城乡统筹、新牧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专题加以学习,不断提升新任职干部转变发展方式、引领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素质。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重点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规范社区“两委”运行程序。同时,坚持推行党务、居务、财务公开,落实好“四个圈”工作法,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 

  四是注重考核管理。积极推行社区“两委”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奖惩制度,督促引导社区干部认真制定和落实任期工作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把注意力放到抓主导产业、增加收入,建立和谐邻里、融洽关系上。 

  五是整顿提高。针对换届选举中暴露出的后进社区,按社区派驻由镇科级领导干部带队的整建工作组进社区开展整建,帮助社区“两委”树立信心、积累经验、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