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的目标和路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09日 来源:
 

乌拉盖管理区党委组织部调研组

    根据盟委组织部《转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发展党内民主的目标和路径研究”课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部及时印制调查问卷,发放到党政群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嘎查村等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乌拉盖管理区现有基层党组织75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分别为哈拉盖图农牧场党委、乌拉盖牧场党委、贺斯格乌拉牧场党委、巴音胡硕镇党委、公安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66个,党员1079名。按照调查问卷100:1的发放比例,共发放11份调查问卷,涉及机关党员3名、事业单位党员1名、国营牧场职工党员3名、嘎查村党员2名、社区党员2名;35岁以下4人、36岁—55岁6人、56岁以上1人;大专以上6人、初高中(中专)5 人;党组负责人4人、普通党员7人。调查了解到75%的调查对象认为近年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20%的认为党内基层民主发展还不够充分;5%的认为没有发展。

二、推行基层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一)推行基层党内民主是维护基层领导班子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

党内民主是指在党内依据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在党内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集中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基本任务。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从调查来看,大部分基层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是由于基层党内民主发挥得不够充分造成的,而班子团结、坚强有力,大家工作起来心情舒畅的基层党组织,则普遍认为基层党内民主落实的好。

(二)坚持党内民主是基层党组织保证各项工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

如何保证各项工作决策的正确顺利实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对工作任务实行正确指导的前提,也是实行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的组织在工作中只有认真执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走群众路线,才能获得最可靠的力量源泉,调查中,11名党员普遍认为该单位在作出重大决策或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政策出台时,如果通过召开党员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后形成决策落实时,则执行的比较顺利,反之,如果不讲民主、不听民意,靠个人决策的,则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三)坚持党内民主是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积极性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根本途径。

党的基层组织是由每个党员组成的,党员队伍素质高低、作用如何,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在群众中的形象。如何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要依赖于党内民主的充分发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以有权利的党员为基础的。具体为党员权利的行使和实现,体现为党员对组织、对党的政治生活的全面参与,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对党内民主制度的有效维护和忠实执行。因此,发挥好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好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保障党章规定的党组织和党员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我地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的现状

近年来,管理区各级基层党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的民主愿望和要求,以保障党员权利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对推进党内基层民主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

一是推进党务公开,营造民主讨论环境。把党务公开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各基层党组织及时成立了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内容具体、目标明确的实施方案,把党务公开工作贯穿于党内重要事务的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阳光工程”来实施,纳入年度党建目标考核当中。党务公开的内容在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情况下,将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及上一年度党建目标完成情况、党费收缴和使用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党员和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处理情况、干部调动和任免情况、党内各类先进评比情况等,最大限度、最广泛地向党员、群众公开,拓宽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渠道,促进了党内决策的公正性。比如,管理区直属机关党委在党员发展中全面推行公示制,有效地坚持了发展党员工作标准和程序,从“入口关”确保了新党员的质量;管理区党委组织部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程序,全面推行了全员民主推荐,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制,有效防止了“带病提拔”。并加大了公开选拔的力度,先后对巴音胡硕镇副镇长、安监局副局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等职位进行了公开选拔。近年来,管理区共提拔副科以上干部45名,正科级干部20名。

二是健全完善制度,扩大党内决策民主。近年来,结合盟委组织部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典型选树年”、“规范年”以及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目标制、问责制、分析制、通报制等四项制度的实施,管理区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建工作领域的始终。先后制定了《基层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职责》、《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场镇党委议事、学习制度》和《嘎查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等,内容涵盖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的各个方面。为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管理区党委组织部及时将相关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到各支部进行学习和贯彻落实。比如,为找出制约基层党建问题的瓶颈措施,管理区每年都召开基层党建工作会议、涉农涉牧部门联席会议共同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落实,管理区逐层逐级建立了基层组织建设按季度督查、印发分析通报、半年汇报等制度。在通报中,对工作情况较好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对工作较差的进行了批评,力求好的经验和做法让大家共享,工作差距和批评性意见让本人明白。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地保障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情、选择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促进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推进党内管理民主。将加强和改善基层办公活动阵地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自2004年以来,先后投入150万元使为巴音胡胡硕镇及3个社区居委会、8个嘎查村新建了活动阵地,使党员活动有了场所。在党员的日常管理学习上,除了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外,加大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将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纳入管理区干部培训规划中,投入20万余元,在管理区党校建立了培训中心,创建了集中培训、巡回宣讲、轮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2007年,安排近30万元专项培训经费,用于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并组织嘎查村干部两批次,54人次,分别赴江苏省华西村、霍林郭勒市进行了考察学习,提升了党员的素质。加强党内监督机制,全面推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目标化管理,采取农牧民群众评嘎查村班子、评干部、评党员的办法,强化对基层干部的监督考核。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在管理区75个基层党组织中通过组织召开分析评议情况通报会的方式,向党员和群众通报民主评议党员、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等方面情况。2007年,管理区党委及基层党委召开了7场次民主生活会,各基层党组织纷纷开诚布公地亮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赢得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存在的问题

从此次调查情况看,党内民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民主透明度不高。在基层党组织中存在一些本应该让党员知道的事情,却总是捂着、盖着,不让党员知道;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参与的事情,却总是堵着、瞒着,不让党员参与;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去监督的事情,都总是应付着、回避着,不让党员监督。该公开的不公开或少公开,有所公开的内容也缺乏实质性、真实性,做表面文章,特别是有些领导的活动、决策过程和权力运作过程缺乏公开和透明度,让广大党员不能全面、深入的了解,无法知情。

二是民主氛围不浓。在发扬党内民主的问题上,往往是集中讲得多,民主讲得少。有的领导干部对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不理不睬,对党员的要求和呼声不闻不问,对党员的个人选择意愿进行干预,民主集中制变成了个人决定制。当然,确实也有一些党员缺乏主人翁思想,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对行不行使党员权利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党内生活中不讲意见,只讲服从,对错误的东西不批评、不反对,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只等领导做决定。

三是程序不规范。该交党员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事情,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个环节,即使有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做做样子,履行程序而已;该由党员和基层组织进行民主讨论、民主酝酿、民主推荐的事情,却由班子直接研究决定,然后通报一下或举手表决完事。

四是监督方式变味。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织生活会本来是互相监督的最好途径,但有些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工作研究会、工作总结会或是评功摆好会,不少人“对上级说恭维话,对同级说过年话,对下级说表扬话,对棘手问题说含糊话”,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五、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及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在基层党内广泛开展发展党内民主的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层次,明确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普通党员中,重点开展党员权利和义务教育,重点解决一些党员不珍惜民主权利,对党内事务关心少、参与少的问题,激发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党员领导干部中,重点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重点解决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忽视党员民主权利和不愿接受监督的问题。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促使基层党内民主规范化、程序化。要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在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三项制度,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对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认识,引导党员认真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增强贯彻执行“三项制度”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努力创造良好的民主讨论氛围,防止与克服个人说了算的发生。

三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改进党内民主监督的手段和途径,健全领导集体内部监督和党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网络。对党内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进行合理分解,使其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党内权力的健康有序的运行,防止“一言堂”等滥用权力和腐败问题发生。要定期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党内民主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在落实党内民主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要督促整改。同时,也要严肃查处党员不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或滥用民主权利的行为。通过完善党内监督检查制度,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